了解差异
悲伤和抑郁有类似的症状,但他们是不同的经历。 由于症状可能非常相似,你怎么能说出这些差异,这有什么关系? 试图作出区分很重要,原因有几个。 伴有抑郁症,使诊断和寻求治疗可以从字面上挽救生命。 与此同时,由于丧亲而感到悲伤不仅是正常的,而且可能会非常康复。
由于两者相似,悲伤有时会导致抑郁症,你需要知道什么?
萧条,悲伤和帝斯曼
2013年出版的“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 DSM-5 )删除了重度抑郁症 (MDD)诊断中的“丧亲之痛”。 在DSM-IV中,“亲属除外”指出,在亲人死亡后的头几个星期内有人不应被诊断患有MDD。 然而,DSM-5认识到虽然悲伤和MDD是独特的,但它们也可以共存,事实上,悲伤有时可能引发严重的抑郁症,就像失去工作等其他压力体验一样。
研究表明,与悲伤相关的极度压力可能引发诸如心脏病,癌症和普通感冒等医疗疾病以及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疾病。
如何辨别悲伤与重大萧条
往往有时难以区分悲伤和抑郁症。 例如,如果最近有人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可能很难知道他们所经历的悲伤是由于他们对未来的恐惧,或者他们是否正在经历重症抑郁症。
谈论治疗变得更加重要。 我们知道抑郁症在癌症中很常见,癌症患者的自杀率很高,特别是在确诊后不久。 然而,我们并不想使用药物治疗正常的悲伤,尤其是在经常需要其他药物(如化疗药物)的时候。 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区分很重要。 那么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悲伤与抑郁如何相似
悲伤与重度抑郁症的症状有若干共同症状 ,包括强烈的悲伤,失眠,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 事实上,悲伤和抑郁的症状可能会显得非常相似。
带着悲伤,经历悲伤和哭泣是正常的。 经历睡眠模式,能量水平和食欲的变化是正常的。 注意力不集中,生气,孤独等等时刻是正常的。 然而,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感觉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开始争论。 也就是说,除非有人发展出复杂的悲伤。
什么是复杂的悲伤?
与简单的悲伤不同,复杂的悲伤似乎不会随着时间消散。
复杂或慢性悲伤的症状可能包括强烈的悲伤,愤怒或烦躁。 一个人可能很难接受,确实发生了什么导致她的悲伤。 她可能会过分关注悲伤的情节,或者根本不面对。 她可能会参与自我毁灭行为,甚至考虑或企图自杀。 这可能是由于这些症状复杂或长期的悲伤,新的DSM-5消除了对重性抑郁症诊断的丧亲之痛。
忧郁与抑郁有何不同
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悲伤往往会随着时间而减少,并且发生在由想法或提醒已故亲人触发的波浪中。
换句话说,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朋友和家人在周围支持时,这个人可能感觉相对更好。 但是,像死者亲人的生日那样,触发器可能会导致感觉更加强烈。
另一方面,严重抑郁倾向于更持久和普遍。 一个例外是非典型抑郁症 ,其中积极的事件可以改善情绪。 然而,非典型抑郁症患者往往表现出的症状与那些经常出现的悲伤症状相反,如过度睡眠,多吃多餐和体重增加。
悲伤与抑郁的其他差异
其他可能是重度抑郁症的线索包括:
- 内疚的感觉与亲人的死亡无关
- 有关自杀的想法 - 尽管悲伤中可能会有“加入”死者的想法
- 病态对毫无价值的关注(悲伤通常不会侵蚀自信)
- 迟缓或犹豫和困惑的言论
-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日常活动的时间长且明显困难
- 幻觉和妄想; 然而,有些悲痛的人可能有看到或听到死去的人的感觉
应该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悲伤吗?
虽然悲伤可能非常痛苦,但通常没有医学指征来对待它。 然而,一些例外情况是:
- 如果悲伤相关焦虑如此严重以至于干扰日常生活, 抗焦虑药物可能会有所帮助。
- 如果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短期使用处方助眠剂可能会有所帮助。
- 如果患者符合MDD的诊断标准, 抗抑郁药可作为该治疗的一部分。
应对悲伤与抑郁症
如果您想知道您是否正在经历悲伤或严重抑郁症,与您的亲人谈谈并找到能够帮助您的关怀治疗师是非常重要的。 未经治疗的抑郁症不仅是危险的,但可以抢走你失去的亲人渴望享受的日子。
如果你觉得你的症状与正常的悲伤有关,他们可能会及时改善。 悲伤是我们身体通过困难和创伤经历来工作的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会造成一些人试图“摆脱”悲伤的伤害。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悲伤,没有正确或错误的方式来哀悼。 如果你在生活中面临悲伤,确保你可以坦率地向朋友或家人说话。 考虑与神职人员或治疗师交谈。 寻求帮助来应对你的损失并不是一种弱点,你可以把你的需要作为对你的爱的力量或失去的亲人的美好的证明。 另外,这里有10条技巧可以帮助你在悲伤的时候。
资料来源:
Assareh,A.,Sharpley,C.,McFarlane,J.和P. Sachdev。 丧偶后抑郁症的生物学决定因素。 神经科学和生物行为评论 。 2015. 49:171-81。
Shear,M.临床实践:复杂的悲伤。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372(2):153-60。
Zisokook,S.和K. Shear。 悲伤与丧亲:精神科医生需要了解的内容。 世界精神病学 。 2009. 8(2):67-74。